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要闻

国务院重磅新规支持“保险+养老”,共同富裕大旗下,还有这些改变正在发生

737 网络整理 来源: 亲民保 2023-10-18 15:37:19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成,在谈及保险业任务时,涉及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三方面内容。

9月19号 (16).jpg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一项,此前,坊间对“保险业参与养老社区建设”的一直存有争议,而从《意见》的表态来看,整体上,对于保险业“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是持支持态度的,只是有一些限制条件,即风险有效隔离、适当方式等。

《意见》的下发并未在保险业引发广泛关注,但慧保天下认为,这应该也必须在保险业界得到高度重视,因为“普惠金融”服务的是“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一定会长期影响社会经济运行逻辑。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逻辑,才能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看清趋势、捕捉机遇。

影响之一

薄弱环节发力

根据官方说法,“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这意味着,包括保险业在内的金融业,在“普惠金融”的大旗指引下,要在薄弱环节发力,比如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群体、带病体群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等,在努力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的同时,提高这些人和地区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以及满意度——这都为保险业拓展增量市场指明了方向。

而普惠金融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带来的实惠,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其结果必然导向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扩容——防止脆弱的中等收入群体下滑,将更多低收入人群转为中等收入人群,这又给保险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想象空间。

影响之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推减税降费、强化科技作用……

当然,“共同富裕”大旗下的“普惠金融”在给保险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市场空间时,也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逻辑,而这些影响在行业已经有所体现。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更加凸显。促进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也就意味着,“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实现共同富裕成效的重要尺度,这要求市场主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这一点对于保险业而言已经无需赘言,“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导向”早已成为行业共识。

二是“让利于民”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增加,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可以看到,近年来,各种减税降费措施正不断出炉。

保险业对于“减税降费”并不陌生,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炉、税优健康险扩容,乃至车险领域、银保渠道的“报行合一”等,实际都是在推动“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已经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金融领域,除保险业外,银行理财、基金、证券等也都在扎实推动降费(详见《不只是银保渠道!银行理财、券商、基金等纷纷“降费”,为业务发展更为实体经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金融领域之外,近期,就连国内最大的房产中介公司链家,也高调宣布大幅下调中介费率,从2.7%直降至2%。

可以想象的是,在“减税降费”的大趋势之下,还会有更多的保险中介跟进降费,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众而保险中介从业者,包括代理人、经纪人等如何适应新形势,也值得深入思考。

三是数据、科技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因为世界的经验证明,普惠金融最大的希望是数字普惠金融。

从国内近年来普惠性保险产品的发展就可以看到,无论是百万医疗险,还是惠民保、普惠性家财险等,都是充分借助第三方科技平台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

……

“共同富裕”目标之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给保险行业带来的影响势必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因此值得高度关注。其中,银行业依然是最主要的存在,但保险业也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得以呈现,涉及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三方面的内容。

以下就是针对《意见》主要内容的划重点:

对于现代金融体系,中央提出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其中,普惠金融对应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其本身特性又能够将影响力传导到更为广泛及下沉的领域,从而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助力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达成。

关于本次《意见》重点强调的内容,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总结了六个方面:

一是突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是强调聚焦重点领域;

三是强调保险和资本市场的作用;

四是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五是重视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建设;

六是统筹发展与安全。

保险业三大领域被点将,仍有市场空间

对于保险业来讲,《意见》主要在三方面提出要求,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可以看到,这三方面均体现了保险对于普惠群体的相对脆弱性和敏感性的保障作用。但同时,这也将是保险业不可忽视的市场空间

第十条: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

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鼓励地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000061)保险,探索发展收入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

推进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电子化试点,优化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服务,发挥农业保险在防灾减灾、灾后理赔中的作用。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农险市场,截至2022年底,我国农业保费规模已经达到1219.43亿元。同时,我国农险不仅规模大,发展速度还快,从2012年到2022年十年间增长了四倍。而未来,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农险市场或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第十一条: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

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农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

完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机制。

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鼓励发展面向县域居民的健康险业务。

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发展面向农户的意外险、定期寿险业务。

普惠的思路其实为保险业贡献了一波发展热潮,近几年,以普惠为发力点的惠民保业务取得了良好市场反馈,而近期,借鉴惠民保思路的普惠型家财险也正在逐步铺开。在政策的基础上,保险公司若能吸纳此前经验,将创新用到更多险种、更大人群上,或许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第十二条: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

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有效对接企业(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参加人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者的长期领取需求。

探索开发各类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收益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

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公司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保险业押注养老赛道不是新鲜事,但除开高收入群体外,更广大的老龄群体养老需求仍未被满足。《意见》提出探索开发“各类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收益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这不能只看作是政治任务,不只是为了把金融业务扩展到弱势人群,同时也是保险业需要考虑的市场任务。

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协同发力

除开保险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作用同样重要。对于银行,《意见》要求“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特别是要求地方银行服务本地,“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当地定位、聚焦支农支小,完善专业化的普惠金融经营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改进服务方式。”

同时,在规范健全监管框架的情况下,《意见》突出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功能,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更好服务普惠金融重点领域”。

此外,考虑到地方中小银行是实施的“主力军”,《意见》还强调了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重点包括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

可以看到,本次《意见》的重点领域聚焦在小微经营主体、乡村振兴战略、民生、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再往细看,小微企业又是重中之重。《意见》主要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试点,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等措施,来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和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

发展农村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金融也是普惠金融的题中要义。《意见》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力度持续加大,强化民生服务和保障。

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此外,对于影响当下金融业发展及改革深度的数字化,《意见》也提出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包括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同时,《意见》将互联网金融平台纳入其中,提出增强普惠立场


猜您喜欢
保险代理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