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要闻

78家寿险公司亮一季度成绩单:回暖阳光照不到的那些企业

1035 网络整理 来源: 亲民保 2023-05-06 16:45:14

久违的行业性利润增长,回来了。

截至今天发稿,包括上市险企在内的78家人身险公司已发布2023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一片业务回暖声中,寿险公司当季度利润合计537.9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0亿元。

且相较约4.78%的保费增长,寿险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增速高达12.35%,利润增速罕见的超越保费增速,甚至还超过中保协对寿险公司整体前三月保费增速8.86%的统计。

9月19号 (3).jpg

当然,联想那些仍未发布业绩披露之问题险企的现状,整体行业利润或许仍不乐观。不过无论如何,如今的业绩表现对长期置身转型调整阶段的行业而言,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结合2023年以来,社会经济活动的逐渐恢复、居民储蓄的不断释放、保险消费意愿的持续上升等因素,以及最近这一波保险股的高光行情,一时间不仅有关行业复苏、触底反弹的论调涌现,险企们各类营销动作亦重新活跃。

有公司已放出转型见显著成效之声音,似乎2022年乃至之前的行业寒冬已随外部环境的好转而风停雪霁,彻底翻转。

只不过,行业是否真如数据表现般令人乐观且兴奋?局内人看到的是,2023”开门红”几乎又靠3月增额终身寿的停售炒作方才撑起业绩低开高走的表现。

这不仅在中介渠道形成哄抢之势,甚至在当月令部分险企多年萎靡之个险渠道也重现正增长。传统主场银保渠道,更是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势头。

据一位资深寿险精算师估算,今年一季度,银邮代理渠道的寿险业务,70-80%为增额终身寿,同比增长了96.2%,几乎翻倍。

如是,这能否说明寿险公司真正实现高质量转型、真的改头换面?如果不久后产品最终切换,炒停冷去,寿险公司回顾自身可否发现曾经的问题皆得到有效解决?

是故,行业有必要深刻清晰的看到一季度的真实业绩。

1

-Insurance Today-

保费最大增量遇瓶颈

三大巨头+主要银行系险企火力输出受限

2023年一季度,上述78家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78%,跑赢同期国内GDP增速。如果按照行业协会的统计,前三月人身险公司保费达到1.58万亿元,增速8.86%。而5家A股上市寿险公司也终于结束2022年的负增长局面,保费增长再次成为众望所归的主旋律。

但是,比起往年一众行业主体拼命般保持保费平台的扩张,今年一季度约20家公司出现负增长。

其中那5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家实质上处于保费下滑之状态。而长期维持保费增长的重要成员银行系险企,除去年到位友邦百亿注资的中邮人寿仍高速增长,其他如农银人寿、工银安盛、建信人寿、交银人寿等大型银行之险企皆清一色出现保费同比下降的局面,降幅都在20%以上。

上述一季度保费负增长的险企中,多有明显以银保为主渠道的特点,即使是新华、太保寿、人保寿等上市巨头,亦在之前几年的银保渠道有着战略性的调整动作,都曾以扩大趸交规模占领市场,维持大盘抢夺网点。

目前的经营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认识到,银保趸交与其说是一种价值率较低的业务,不如看做银保期交的一种固定成本或费用。尤其是在资本金消耗和偿付能力压力下,相当部分中小公司都开始主动压低银保趸交规模。

诚然,银保拉动增长已是行业中绝大多数主体的现状,作为一种业务选择也无可厚非,且在期交业务增长中价值贡献也不断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渠道费用,主要为期交成本的水涨船高,特别是渠道方银行的觉醒——个险银保产品严重同质化、佣金费用亦在走向同一基准中,这无疑令银趸业务更加失去意义,同时也令险企很难再通过渠道形成灵活而自主的产品策略。

于是,更多的险企在产品上更加倚重增额终身寿险。在一份中部省份的保险市场结构也能看到,5至9年交费期产品几乎是期交产品中唯一保持增长,而且是大幅增长的产品类型,这正与增额终身寿的常规形态相吻合。

同时是否也说明,寿险公司的保费平台将进一步受制于银保渠道,太多的中小公司不得不在资本金及渠道成本的压力下,频繁调整业务规模?那这又如何能保持持续而稳定的保费增长,和企业经营?

这种围绕银保渠道的上下纠结、进退维谷,似乎也反映出,对于近乎行业面子般的认识——保费增长执念开始动摇。

2

-Insurance Today-

利润劲增59亿的背后

剔除头部企业,中小险企整体性仍亏30亿

比起2022年时那种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的严酷状况,2023年一季度寿险公司们的利润表现可谓春暖花开、生机盎然。

77家发布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寿险公司合计净利润537.9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78.83亿元,再现两位数的利润增长,浓浓的复苏气息可谓沁人心脾。

不过与之前类似的是,这次利润的主要贡献者,还是那些行业巨头。如果排除几家A股、H股上市险企,和泰康、友邦这种公认的头部险企,那么中小公司们实际上仍然处于整体亏损状态,约-8.1亿,其中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依旧负利润。

如果将上市巨头健康险、养老险等子公司剔除,中小险企这一整体亏损超过30亿元。

即便在普遍认为经济复苏、投资环境重回稳定的当下,也并非所有的公司能在利润指标表现出明显的好转。

一季度,仍有超过30家险企净利润同比下滑,除了平安、太保这类一直在深入推进转型,利空尚未释放完全的巨头,友邦人寿、大都会人寿、中英人寿、安联人寿、中信保诚等头部外资险企也出现了利润负增长的现象。

按照行业长期以来的认知,头部外资寿险公司多较中资险企更加重视业务品质与价值利润,有着更加扎实的长期主义经营能力与经验,甚至在前几年的行业寒冬中,仍然保持良好的业绩表现。特别是其对高素质代理人的组建理念也被整个行业视为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这又是为何?一方面,外资险企常对市场环境有着高度的敏感与谨慎,并有着自身独到的预见。尽管经济形势回暖,但也许保险市场的挑战并未减轻,份额与市场地位的持续压力即使是外资险企也无法熟视无睹。

据了解,几年前已有公司上线趸交型产品力保大盘和江湖地位,并在代理人渠道加大投入力度。这不仅在一定程度抬高行业代理人队伍的成本和费用,且这种成本终会降临己身。这一中资险企的困难,同样成为外资险企的困难。

另一方面,净利润指标乃长期经营价值的释放,无论中资还是外资,每家公司有着不同的利润计提习惯,一季度的利润表现并不能与经营状况划等号,也不会代表全年的利润情况。

比如农银人寿长期以来多呈现一季度利润最高,后三个季度往往利润逐渐减少或持续释放亏损的表现;

而中邮人寿2022年则是连续三季度亏损,最后一个季度通过30多亿的盈利一举扭转局面。因此这家企业虽然一季度以25亿领亏寿险业,但以其展现出的特有实力与特质,全年利润表现仍有可能将重现2022年的奇迹。

3

-Insurance Today-

净资产缩水释放更紧迫信号

半数险企净资产减少

小公司走向生死分化

与净利润格局相似,较去年同期,行业净资产增加668.14亿,但这部分增加尽数源于有着资本市场支撑的上市险企。再看非上市险企们的净资产则同比减少超过250亿元,且净资产为负数的险企达到了两家,照此趋势预判并不乐观。

《今日保》通过对偿付能力报告相关数据的统计,2023年一季度净资产同比减少的寿险公司达到38家,又超过了纳入统计险企的半数。

其中,中邮人寿净资产减少超90亿,建信人寿减少超50亿。当然,银行系险企有着较为深厚的实力底蕴,如友邦注资的中邮人寿相继开启团险职域营销、中介等渠道,并在其他银行开展银保业务,相应更多的消耗也在情理之中。

而一众中小公司则面临着越来越直接的生死存亡之局,很多甚至是有着一定经营基础的公司净资产已不足10亿,当前的局面如果长期维持实是不敢想象。

实际上,如果不考虑泰康人寿与友邦人寿,上述非上市险企的净资产总额已不足2700亿,甚至赶不上平安人寿一家公司的体量。

从数据指标看,上市险企与非上市公司间的鸿沟愈发的清晰而难以跨越,几家上市险企及上市险企的子公司,净资产指标只有太平养老又微微下滑,其他公司都保持着稳定增长。

特别是去年年底刚刚随集团在港股上市的阳光人寿,不但在2022年在个险保险、个险新单期交、新业务价值等行业长期饱受困扰的重要指标上极其难得地实现正增长,在2023年一季度更是利润翻了一倍多,净资产也增长了94.75亿,甚至超过了平安人寿,更是彰显出上市后这家企业实力上的进一步提升。

不过对绝大多数中小寿险公司而言,显然难以资本市场补充资本、改善自身经营。一语贯之,上市本身即是强者更强之途径,市场复苏、经济好转的当下,靠的还是自身硬实力。

如今对相当部分的中小险企情况或许比往昔更多严峻,不仅是马太效应下的大小分化问题,而是生死分化的问题。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净资产的减少方面,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与衰减企业实力,意味其经营可能已无法形成有效的积累与持续发展,更说明很多企业,其实一直未能解决自己到底有没有硬实力、自己的硬实力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后记

问题依然存在

carry全场的增额终身寿能让行业翻篇吗?

无论险企们有多么嘴硬,都不得不承认,大多数公司业绩与指标的好转几乎又是靠增额终身寿险的炒停售来实现,从中介到银保,再到个险,增额终身寿几乎制霸三界,carry全场。

甚至某家一直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坚持在个险渠道只销售十年期以上高价值产品,并打造了一套看似完善的长期产品闭环的老牌头部险企,也在顶不住市场压力和这股狂热的浪潮,开始争抢停售炒作的末班车。

其用意,一是挽救基本盘动摇的传统个险队伍,二则力图扭转今年前几个月在头部险企中价值垫底的局面。正凭借这股势头,这家巨头终在5月初实现新单价值正增长。

那么问题也是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增额终身寿险,行业还能有竞争力?这次一旦出现变动,行业是像4.025%那般丝滑衔接,还是像新旧重疾切换那次,又是新一轮的动荡?很显然,其实前两次在行业中声名显赫的停售炒作行径,其持续时间、影响力及保费贡献地位都已远远不及增额终身寿了。

回想2020年底与2021年初的那次炒作重疾新规切换,固然很多公司一度卖出半年乃至全年的重疾险任务,但最后如何?不仅让重疾险加速下坡,还因为打乱代理人经营节奏让营销人力彻底崩盘。眼下的行业,很明显难以再次承受又一波大面积的动荡。

虽然从行业数据来看,销售人力的下滑速度已经逐渐放缓,甚至今年一季度部分基层机构已经出现了环比正增长,但这也是因为代理人数量基数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据行业交流数据显示,一季度寿险公司个险代理人数量为315万,持证人数为268万,而流失趋势还在继续。尽管很多公司都开始以人均产能、人均收入等指标表现代理人质量的提升和转型的成效,但行业亦清楚个险已经很难重回那个曾经靠一己之力撑起行业荣光的规模地位与价值地位的时代了。

今年一季度,个险的行业占比已跌破50%,而中介渠道与银保渠道还在以两位数的增速一路狂奔。当然,无论是个险、中介还是银保,渠道产品也开始逐渐趋同,且渠道费用飙涨。

固然很多公司还在转型中对个险的情怀坚持与其他渠道的实际权宜喋喋不休,但桌子下面已经是拼刺刀般的家底消耗,毕竟不给钱,谁也不会给你卖产品。

好消息是,目前的市场与经济环境的恢复也正在让行业有着更多的周旋空间,进一步的调整与转型也不会是孤注一掷式的豪赌。

这也许能让险企们在炒停售之余,能有着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好好思考:行业或是自身的硬实力,到底是不是只有在3.5%的这个数字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猜您喜欢
保险代理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