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要闻

如何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金融街年会聚焦金融健康和保险保障

1151 网络整理 来源: 亲民保 2022-11-23 10:26:3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11月22日上午,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主论坛在北京金融街召开。


  来自学界、政界和业界的行业资深人士共话如何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其中保险和金融健康是两个被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9月19号 (10).jpg

  熨平周期波动影响 提升新市民金融健康水平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致辞中表示,新市民三分之二以上是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收入受经济周期、所从事工作性质、甚至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更大波动和弹性。例如在经济上行时,就业容易,收入也较多;经济下行时,就业困难,收入会下降。例如,在北方建筑行业冬天有很长时间不能施工,建筑工人就可能暂时性不能就业,收入会下降,甚至暂时没有新的收入。


  他建议,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特别是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平滑这种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金融健康是衡量个人、家庭满足支付短期债务和消费,以及储备长期支出和抵御长期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保持新市民金融健康尤其重要,这是其正常生产生活能及时修复并保持稳定的关键。


  因此,金融产品在波动曲线的不同时点上最好能灵活调整,与新市民就业和收入弹性较大这一特点相匹配相适应,要努力避免因财务接续可能中断和财务脆弱而使金融健康遭受损害。另外,金融部门也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拒绝高息诱惑和高息陷阱。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新市民群体一些独特的特征需要金融业高度关注,去跟踪、分析并且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服务。


  首先,新市民对于金融专业知识了解相对较少,社会保障参与度低,导致这一群体购买的金融产品能力更弱,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小,同时新市民工作流动性和对新消费的接受程度高,使得新市民收入稳定性弱的情况下更容易追求各色的金融营销,同时新市民群体具有较高的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排斥,这些使得金融行业要有针对性地提供精准、普惠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毅表示,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需要做好分层分类的经营。根据最新中国城市规模划分的情况,中国内地共有683个城市,其中有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和84个大城市。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的户籍管理,新市民的结构,所在的行业分布都有所不同,对应着不同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要因地施策,分类指导,对于超大、特大及大城市,重点关注互联网、建筑业、制造业等领域,聚焦就业创业住房租赁等金融需求。对于中小城市,侧重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紧扣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金融需求。通过这些分层分类的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降低风险暴露 提升新市民保险保障水平


  中国人保副总裁兼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新市民群体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餐饮业、建筑工程等行业,工作的强度大、时间长,容易发生意外和事故,风险暴露大、保障水平低。新市民群体进入城市,远离家乡亲友、缺乏社会网络支持,工作流动性大、整体收入水平不高且不稳定,有保障需求但保障程度低。多数新市民群体个人信用信息不足,缺少有效的可抵押资产,通过传统渠道获取金融的服务难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获取金融资源支持的能力。


  保险业是以经营风险为主,对于改善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状况,实现新市民对美好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独特优势,具体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概括。


  一是社会共济,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风险分散机制,汇聚全社会力量,将少数新市民群体遭受的损失成本由更大的社会群体,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分担,以市场化的方式为新市民群体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新市民融入城市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是精准补偿,从对风险精准保障看,围绕新市民群体特有的风险特征,通过提供专门的风险保障方案,实现对特定风险靶向管理和精准保障,从对个体精准帮扶看,对遭受风险损失的新市民,通过提供保险理赔服务给予及时合理的经济补偿,实现对真正需要帮扶的特定群体的精准识别和精准补偿。


  三是风险减量,在“承保+减损+赋能+理赔”的新的保险逻辑下,保险开展的险前预警、险中响应、险后补偿的全链条风险管理,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了防灾减损服务,同时通过整合社会化风险管理专业力量,为新市民提供风险管理支持和技术支持,帮助新市民提高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从源头降低新市民群体的风险暴露。


  四是增信赋能,通过为新市民提供风险保障,有助于改善新市民的风险状况和信用条件,帮助其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发展资源,让新市民不断提升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银保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孙祁祥教授表示,如果新市民这个庞大的群体不能实现富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是一句空话。保险行业如果能为新市民提供财产、生命、健康、责任等各方面的基本保障服务,将对新市民群体收入的获取和财富的积累,对增强新市民群体的融入感、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对实现中国现代化征程中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发挥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保险公司应当在充分调研新市民群体风险特征和保险需求的基础上,努力为新市民群体提供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比如说针对新市民群体短期工、临时工较多,收入水平较低的特点,开发保障性强、投保简便、交费灵活的寿险和健康险产品。针对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创业就业领域,特别是针对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特定职业风险较为突出的特点,研发和提供适合这些群体的雇主责任险、意外险、保单抵押贷款险等保险产品与服务。


  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推广适宜的家庭财产保险,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的风险能力。积极发展学幼险,子女升学补助金保险,尤其是发展普惠型学前教育责任险和意外险业务,为新市民家庭学龄前儿童教育抚养解决后顾之忧。


  除了以上特定的保险产品服务以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尝试开发新市民综合保障保险,涵盖财产险、人身意外险、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由新市民自己组合搭配,以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保险保障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市民群体的风险敞口大,但总体而言这一群体的保险意识较为淡薄。保险机构应当在提供有效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开展有新意、有特色、有温度、有成效的保险宣传和普及活动,让新市民了解保险,接受保险。在有条件的地方,地方政府可以建立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为新市民提供免费高效的金融保险服务。


  孙祁祥还指出,做好新市民群体的保险保障工作还需要保险行业的内外兼修。“内”是指行业要注重高质量发展,通过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AI等先进科技手段来赋能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展业、营销、理赔、售后等保险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保险服务效率。


  “外”是指行业要做好与社会保险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衔接,例如加强与医保部门的合作,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对接,开发或升级不与户籍挂钩的普惠型商业健康险产品。又如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助力医保部门深入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新市民就近就地就医。再就是加强与银行机构的对接,推动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发展,强化保单贷款的功能,增强银行敢贷的信心,从而提升新市民群体银行贷款的可得性,降低新市民创业融资成本,助力新市民创业者解决融资难题。


猜您喜欢
保险代理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