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要闻

头部险企悄然抢跑2023年“开门红”之战

1457 网络整理 来源: 亲民保 2022-10-24 16:41:33

进入四季度,一年一度的开门红号角吹响,陆续有保险公司的开门红产品亮相。尽管业内偶有淡化开门红的声音,但是,部分头部保险公司已开始摩拳擦掌。国寿寿险一如往常,率先启动开门红,推出鑫享未来两全保险;10月21日,泰康人寿也推出了开门红的主力产品泰康惠赢人生(爱家版)年金保险产品计划。


根据业内预测,在存款利率下行、投资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当前客户需求重点聚焦高收益确定性的保险理财,保险开门红主推的短期储蓄较好满足客户需求,开门红有望扭转颓势、实现正增长。

timg (5).jpg

头部险企紧锣密鼓抢跑


开门红是保险公司每年的重头戏,一般是每年的10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这个时期各家保险公司会接连不断推出开门红产品,代理人在这个时期也会全力冲刺业绩,争取获得“开门红”好彩头。


2023年的保险业开门红之战,大型险企率先展开行动。继国寿寿险率先发布开门红产品鑫享未来,正式拉开保险业2023年开门红序幕后,泰康人寿、平安人寿等险企也陆续跟上。


10月21日,泰康人寿的开门红产品亮相,主力产品为泰康惠赢人生(爱家版)年金保险产品计划,可附加惠赢添福两全保险。开门红期间,泰康人寿推出了三大万能保险账户:福泰壹号万能账户、至臻万能账户、尊赢(庆典版)万能账户。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平安开门红产品为御享财富(2023),目前也在预热阶段。


从目前各家公司筹备开门红的情况看,与去年开门红类似,在主力产品方面依然采用“年金/两全+万能”的双主险组合形式。从交费方式来看,主流产品以期交业务为主,交费期限多为3年、5年、8年、10年。整体来看,开门红产品在缴费期和保障期方面较此前有缩短趋势,短交快返特征明显。


以某保险公司推出的主力产品为例,缴费期限包括趸交(一次性缴费)、3年缴费、5年缴费,保障年限分为8年和10年,一位保险经纪人解释称,这个保障年限对于储蓄保险来说是属于中短期的资金储蓄保障。


对于保险公司开门红产品短交快返的特征,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满足部分消费者想要快速拿回本金的需要。


期望稳住市场规模


保险行业素有“开门红,全年红”的说法,意思是开门红的保费收入规模做上去了,全年的保费规模也就跟着上去了。一位保险代理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对于一些绩优代理人而言,开门红期间的收入几乎能占到全年收入的一半左右。


监管近年来有意降温开门红,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前,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要求险企合理设计保险产品,调整优化发展计划,平衡业务发展节奏;并跟踪通报了一批落实不规范的险企。


但在2022年保险代理人流失、保费增长乏力情况下,部分保险公司不得不对开门红寄予厚望。


一家中型寿险公司分支机构负责人陈超(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今年将在12月正式启动开门红,目前在准备阶段。


谈及启动开门红的原因,陈超表示,公司目前还在进行代理人转型调整,开门红产品偏重储蓄型,能够带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通过这类储蓄型产品,有利于在转型期内稳住公司保费规模。


有望带来保费正增长


在疫情、保险业艰难转型背景下,2023年保险业开门红会否如预期?


根据业内预测,在存款利率下行、投资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当前客户需求重点聚焦高收益确定性的保险理财,开门红有望扭转颓势。


如招商证券(600999)郑积沙团队认为,当前居民的资产配置需求相对旺盛,而股票、基金、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竞品的收益率在利率下行以及权益市场震荡下出现了较大波动和下滑,而短交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作为开门红的主力产品,具备久期长、收益率相对较高且功能灵活等特点,有望激发客户需求,开门红有望扭转颓势、实现正增长。


国君非银刘欣琦团队也持有类似观点,该团队分析,当前客户需求重点聚焦高收益确定性的保险理财,保险开门红主推的短期储蓄较好满足客户需求。供给方面,保险公司开门红期间以主推中短期储蓄类产品为主,同时近两年增加保本保收益的传统险增额终身寿险的销售力度,较好满足客户的短期储蓄需求。


从消费者实际需求来看,近期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当前储蓄意愿较强,选择“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最高,为45.6%。当被问及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选择保险居民占比为14.1%。


谈及2023年保险公司开门红趋势,徐昱琛指出,业内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年内资本市场情况不如预期理想,银行存款利率也进行了两次下调,对于消费者来说,会有一部分储蓄和理财需求转移到保险产品上。


“市场需求的确是有利因素,但随着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越来越客观,对保险的消费也会越来越理性。另外,当前保险代理人数量下滑也会对开门红造成不利影响。”徐昱琛补充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


猜您喜欢
保险代理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