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要闻

“120万一针,打了要钱,不打要命”...如此宣传保险附赠CAR-T权益卡,妥吗?

1457 网络整理 来源: 亲民保 2022-07-23 10:21:49

 保险让120万元一针的抗癌药惠及普通人的初衷虽好,但险企的宣传语却让这一增值服务“变了味”。7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有媒体报道称,近日,株洲某保险公司的“CAR-T权益卡”的宣传语“治愈癌症不再是梦”“120万一针,打了要钱,不打要命”遭到了消费者质疑。


  而上述宣传语并非个例,甚至有代理人对北京商报记者展示的CAR-T权益卡宣传单上写着“让您保障同时也能享有‘生的机会’”。那么,如此宣传CAR-T权益卡有哪些不妥?谁又该对“蹭流量式”营销把关?

9月19号 (18).jpg

  CAR-T权益卡宣传“文案”引质疑


  代理人本是照本宣科式介绍保险产品的增值服务CAR-T权益卡,然而消费者不仅不买单,还产生了反感的情绪,这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龙女士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把120万元/针的CAR-T疗法称为“神针”,并对其母亲宣称“治愈癌症不再是梦””。然而,这种说法引起了龙女士的不满。龙女士补充表示,保险公司并未对此进行补充说明CAR-T治疗方案不适用的情况,对于CAR-T疗法的副作用,保险公司也未具体说明。


  如此做法并未个例,一家头部险企代理人对北京商报记者推荐带有CAR-T权益卡的理财险时,CAR-T权益卡宣传单上写着“价值120万的CAR-T治疗权益服务,就是前段时间新闻热播的120万一针治疗淋巴癌的技术,符合权益卡要求相当于可以免费用药,让您拥有保障的同时,能够享有‘生的机会。’”。


  同时,记者发现,一些代理人在宣传CAR-T权益卡时,也会用到“120万一针,打了要钱,不打要命”“也许一辈子用不上,但我拥有,未来无惧”等宣传语。


  一代理人在社交平台发布的CAR-T权益卡宣传图


一代理人在社交平台发布的CAR-T权益卡宣传图


  “要5年有效期的CAR-T权益卡就需要给你做2万保费保3年的产品,要10年有效期的CAR-T权益卡,产品需要每年交3万保费,交三年。”一家头部险企代理人对记者给出了CAR-T权益卡服务的享受方案。今年以来,陆续有保险公司将CAR-T权益卡作为理财险的增值服务,不过,要想获得CAR-T权益卡则有着“高额”的门槛,比如保险公司将这一权益卡放进了保费几千、上万元的年金险或者其他长期保险中。


  到底什么是CAR-T?抗癌神药又“神”在哪里?据了解,CAR-T疗法属于免疫治疗的一种,目前上市CAR-T细胞治疗产品分别为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和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倍诺达)。以奕凯达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奕凯达落地到了全国80多家医院、治疗了逾200位患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公司宣传的“治愈癌症不再是梦”这里的治愈癌症仅仅指的是部分癌症。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客观来看,CAR-T疗法对于血液瘤、淋巴瘤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对实体瘤包括肺癌、肝癌等器官类型的瘤,CAR-T疗法的治疗效果可能还并不理想。此外,CAR-T疗法对于淋巴瘤、对于非实体癌的治疗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并非100%见效。


  对于CAR-T这一新疗法,也有医疗专家指出,不能将其看作百利而无一害的“灵丹妙药”,CAR-T疗法值不值得作为购买保险的原因,需因人而异。


  多方人士:宣传语涉嫌误导消费者


  既然CAR-T疗法只对部分癌症有“奇效”,那“保障同时也能享有‘生的机会’”“120万一针,打了要钱,不打要命”“治愈癌症不再是梦”……如此文案作为增值服务的宣传以及保险产品的卖点是否合理?


  徐昱琛表示,如果过分地夸大宣传,把CAR-T疗法当成大部分癌症或者所有癌症的“妙药”,会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合规师朱永红表示,上述宣传语会让消费者以为CAR-T疗法能治愈相关癌症疾病,能给身患重症或绝症的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误导了消费者。


  那么,在误导消费者的同时,上述宣传可能还踩了哪些“红线”?朱永红表示,CAR-T疗法属于免疫治疗的一种,其对外宣传属于医疗广告宣传。因此,应遵守医疗广告宣传的相关规定,即医疗广告不得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以及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内容。显然,保险公司的上述宣传属于是违反上述医疗广告的规定。


  记者了解到,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朱永红认为,保险公司上述行为属于对被保险的产品“CAR-T疗法”的功能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险企在宣传中应“咬文嚼字”


  保险宣传广告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方便了消费者获取保险产品和增值服务信息,也促进了金融消费活动,不过,一些带有夸大、片面宣传的广告语极其容易误导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那么,险企如何把好产品增值服务宣传这一关?徐昱琛建议,险企在宣传时,需要强调虽然CAR-T疗法对淋巴瘤、血液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并非该“神药”包治百病,在增值服务宣传表述中也应更加严谨,实事求是地介绍CAR-T疗法,避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对于将CAR-T疗法附加在增值服务中,徐昱琛认为,将社会热点带入到保险中没问题,但要看怎么“蹭热点”,是坚持长期为消费者好的初衷,还是趁热点去“收割”一些保险知识比较缺乏的人,这需要保险公司走对路。险企如果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增值服务这一“侧面”,有可能会削弱主攻产品的效率。


  山西银保监局关于防范非法金融广告也曾做出风险提示,山西银保监局指出,对于发布在各种渠道和平台上的金融广告都要理性看待,特别是一些投放在个人自媒体、小报小刊、乡村运行的车体、建筑墙体上的广告以及销售人员擅自印制的宣传资料等,往往审核不严或未经审核,出现误导、欺骗内容的可能性较大,更要保持谨慎,注意区分识别。


  徐昱琛也建议,除了监管层面要做到执法必严外,消费者如果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要保留好宣传页等证据。另外,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应加强科学知识、保险知识的科普,来提升对保险产品及产品增值服务的甄别和思考能力。


猜您喜欢
保险代理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