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在积累了足够的用户和数据后,往往希望利用金融服务将数据变现,而保险业则是最被看好的行业之一。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互联网+保险可以精准定位用户,合理匹配用户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允许有实力有条件的互联网平台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质”。这对于早想在保险领域有所作为的互联网巨头们而言,是个好消息。“《指导意见》对于行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如今的互联网保险江湖中,除了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老牌”互联网巨头之外,以京东、苏宁、小米、新浪、网易、唯品金融、国美为首的各大互联网平台也早已涉足其中。
BAT早已深耕
有报告显示,2020年,互联网保险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到1.75万亿元。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钱景”,嗅觉敏锐的互联网巨头们自然不会放过。
互联网公司开展保险业务起步于2012年。彼时,泰康人寿、国华人寿等公司联合阿里巴巴首次推出了互联网保险产品,由此引爆了以万能险为代表的理财型保险。次年,阿里巴巴与腾讯、平安保险等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截止目前,阿里巴巴已投资和创办了4家相关公司,包括众安保险、国泰财险、信美相互、杭州保进保险代理。
在阿里巴巴体系内,蚂蚁金服一直负责深耕保险业务。据蚂蚁金服方面提供给《证券日报》记者的资料显示,蚂蚁金服保险服务平台,正式成立于2015年,其保险事业群团队已超过200人。截至去年年底,蚂蚁金服服务的用户已达5亿。
腾讯相关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腾讯已经以全资子公司、控股、参股等形式,通过微民保险代理、腾诺保险经纪、和泰人寿、众安保险等入局保险业。微保WeSure作为腾讯首家控股的保险平台,已与泰康在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等18家保险公司合作。
百度则和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发起成立了名为“百安保险”的互联网保险公司。2017年9月份,百度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百度鹏寰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入手一张保险经纪牌照。
“从近几年发展趋势看,互联网保险在保险业中所占比重正在提高。拥有流量资源的互联网巨头布局保险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黄大智认为。
“新锐派”入局者众
近几年,互联网保险领域也吸引了众多其他互联网公司布局,保险业“新锐派”图谱跃然纸上。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这些企业借助强势的股东资源和突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大有实现弯道超车之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除BAT互联网巨头以外,以京东、苏宁、小米、新浪、网易、唯品金融、国美为首的各界巨无霸,也在深耕互联网保险领域。
2018年4月份,京东出资5.36亿元入股安联财险中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在更早前,京东则入股了天津津投保险经纪公司。
资料显示,自2015年京东金融保险板块正式开始运营起,已拥有保险经纪牌照、保险代理牌照。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苏宁也较早布局保险业。2014年2月份,苏宁成为第一家获得全国专业保险代理资质的零售企业。目前苏宁保险已形成比较齐全的产品线。
苏宁金融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苏宁保险已和70多家保险公司进行业务合作,苏宁延保服务客户650万人次,销售额48亿元。
另一家“新锐”派则是拥有巨大流量资源的滴滴。公开资料显示,滴滴入局保险领域也相对较早。早在2015年,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宣布融资20亿美元,投资方中就出现了平安的身影。2019年7月份,滴滴终于拿下一块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牌照。
国美保险则是国美金融旗下开放型保险创新平台。目前,国美拥有的是保险经纪牌照。保险方面则是围绕用户家庭提供商品、个人的保险服务。
小米的金融布局保险并不算太早。2016年6月份,小米推出了首款保险产品,在拿到保险经纪牌照后,已推出一系列保险产品。
唯品金融则是在2015年获得保险代理牌照;2017年,由唯品会参股筹建的国富人寿获批筹建。
而据公开报道,新浪也宣布将联手旗下控股的兴民保险经纪公司,正式进入互联网保险领域,首推碎屏险和旅游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