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健康风险
这份报告中所说的健康保障缺口,指的是因预期外的大额医疗费用造成家庭财务压力的自费医疗支出与因支付能力有限而未治疗的费用估值的资金之和。这类缺口没有被现有保险、社会保障、政府支持所覆盖,因此需要家庭采取削减可支配支出、节约必需品开销、动用个人储蓄或借款来弥补医疗开支,或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进而使家庭成员陷于更大的健康风险,整体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2017年的报告,每年全世界约有1亿人因医疗费用而陷入贫困。
报告通过对亚洲12个市场的16,000 多位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了自费医疗支出所致财务负担的主要构成及其影响。研究覆盖的市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泰国和越南。
根据问卷调查,这些新兴市场的平均自费医疗支出占家庭净收入的近18%。而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医疗费用通胀的增长高于平均收入增速等因素,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未来几年亚洲各市场的健康保障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综观整个亚洲,支付医疗费用被视为家庭经济的重大挑战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并实现了对基本保障需求的全覆盖。根据此次调研,中国健康保障缺口占家庭收入比例接近亚洲新兴市场平均水平,然而由于其庞大的人口规模、相对较低的总收入水平以及随经济持续增长不断提升的医疗保健需求。
瑞士再保险亚洲区人寿与健康险负责人兼执行总裁贝仁宝(Robert Burr)表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家庭可支配收入日益提升,居民在获得优质及可负担的医疗服务方面仍 面临挑战。”
合力弥合保障缺口
该研究指出了造成中国以及其他11个亚洲市场健康保障缺口的主要原因,并为弥合保障缺口提供了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医疗机构、保险与再保险公司、医药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在不同层次上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全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提升社会的韧性。”贝仁宝如此期待。
报告中得出结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慢性病患病率和对健康相关活动的参与度是影响健康保障缺口的三大关键因素。
报告认为,中国消费者往往倾向于高估自身健康状况。过半数(51%)中国受访者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良好,但超过30%的受访者从不锻炼或每月锻炼不超过一次。经常吸烟的受访者中也有55%认为自己健康。根据此次调研结果,认为自己完全健康的中国受访者对购买保险产品显示出更大的兴趣。
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导致慢性病患病率的持续攀升。基于调研样本,需要面对慢性疾病的中国家庭已占样本总数的 47%,而慢性病所引起的健康保障缺口则占缺口总量的55%,高于46%的亚洲平均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收入继续增长,慢性病的患病率预期将进一步恶化,也可能导致保障缺口的扩大。体现在购买行为上,拥有慢性病患者的中国家庭更倾向于购买保险产品,尤其是重疾险。
选择包括适量运动在内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无疑有利于缩小健康保障缺口。超过 80%的中国受访者都表示自己已经参与到一项或以上的健康体验项目中,而参与项目越多的受访者也越愿意尝试保险产品。
报告还提出了有关数字化方面的建议。
中国是数字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17年全国已拥有超过7.7亿互联网用户,有约 27%的受访者表示拥有可穿戴设备或曾使用健康和健身应用程序,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调研显示 87%的受访者愿意与保险公司分享其健身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加以收集分析,保险行业可加强多方合作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同时促进大众自身的健康评估及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针对健康医疗领域各个场景的多方合作。也就是说,建议保险公司、政府和医疗供应商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以便通过分担市场发展成本(包括分销和促销成本,以及提高消费者认知的成本)来有效地使风险最小化。中国可以通过“公商合作”(PPP)的形式对现行医疗保障体系提供补充,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在基本保障范围以外提供更全面和灵活的补充医疗保险,充分发挥商业机构的潜能,协助有关部门促进社会保险体系的良性循环。
瑞士再保险中国人寿(行情21.47 +0.47%,诊股)与健康险业务部负责人张永强说,过去五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很快,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17年超过了4000多亿人民币。按照银保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商业健康险保费已经达到4337亿元。他认为,根据《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到2020年中国健康保险保费规模有望超过万亿,因此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还应该是保持一个较高速增长的态势。他预计,2023年商业健康保险总规模应该能到12000亿人民币左右。
“弥合健康保障缺口需要多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协作。保险公司作为医疗卫生产业价值链的关键参与者,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具有科技含量且符合中国市场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为社会和普通消费者提供弥补缺口的工具。” 张永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