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保险机构的股权变动消息频繁。
《中国保险报》记者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官网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共有19家险企出现股权变动,而该数值在去年全年为16家。此外,还有14家险企披露了变更注册资本的信息。
为何险企股权频变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教授分析表示,险企频繁变更股权的原因很复杂,比如为降税费创造空间、对外开放带来的影响、中小险企业绩承压、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
减税降费、对外开放或是原因之一
各家机构股权变更各有原因,也不乏类似之处。
2019年上半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部署,财政部分别将持有的中国人保集团10%股权、中国太保集团10%股权转让给了社保基金会。2018年,财政部还曾将持有的中再集团1.27%股权转让给社保基金会。
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为降税费创造了空间,此举是相关部门在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的同时,确保社保基金池避免“枯竭”。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集团对旗下两个主要子公司平安产险及平安人寿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
保险业协会披露信息显示,北京市大地科技实业总公司将持有的平安产险3万股股份全部转让给平安集团。受让后,平安集团持有平安产险总股本的99.5145%,北京市大地科技实业总公司不再持有平安产险股份。
另外,平安人寿也发布了一则变更股东有关情况的公告:深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平安人寿11.4万股股份转让给平安集团。若该股份转让完成,平安集团持有平安人寿的股份将占后者总股本的99.5131%,深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不再持有平安人寿股份。
在上半年获批变更股东的险企中,华泰保险同样引人关注。
今年3月,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深圳市亿鑫投资有限公司和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全部华泰保险股份转让给安达百慕大保险公司。转让后,安达百慕大保险公司持有华泰保险的股份占后者总股本的6.1772%,上述两家公司不再持有华泰保险股份。
这也意味着,加上安达系此前持有的华泰保险股权,华泰保险集团将转型为中外合资保险集团。华泰保险此次的股权变更与今年以来保险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不无关系。
外资股东加大持股比例,华泰保险并不是个案。
5月,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安盛天平中资股东与法国安盛签订股份出售和购买协议,同时出售所持全部安盛天平股权,交易总对价约46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安盛天平第一大股东法国安盛将实现对安盛天平的全资控股,安盛天平从合资险企正式变身为外资独资险企。
安盛集团首席执行官此前表示:“安盛天平为安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可以充分抓住中国财产险和健康险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业绩承压考验中小险企股东耐心
保费下滑、现金流承压等考验中小险企股东耐心。
从上半年股东变动的信息来看,不少中小险企业绩经营承压或者亏损是导致股权及股东变化的原因之一。
6月12日,国联人寿发布公告称,国联人寿股东无锡广播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国联人寿2亿股(占股份总数10%)股份进行转让。通过公开挂牌、电子竞价方式,由国联人寿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受让此2亿股份。
资料显示,国联人寿是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全资控股公司国联集团、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起设立的人身险公司,于2014年12月正式获批开业。从业绩来看,国联人寿仅仅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实现了1632.54万元的盈利,2016年-2018年3年间,国联人寿分别亏损1.01亿元、1.58亿元、4.41亿元,合计亏损7亿元。
6月26日,利安人寿公告称,公司股东江苏苏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向子公司汇鸿集团转让1亿股利安人寿股份(占比2.18%),转让价格约为3.3元/股。转让后,汇鸿集团持股比例将从2.23%上升至4.41%,持股数量将增加至2.02亿股。据统计,三次更换大股东的利安人寿成立8年来,累计亏损达8.92亿元。
今年一季度,紫金财险净亏6430万元,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21.4%。5月,紫金财险连发三则股东股权转让公告。
“中小险企市场份额低,综合成本率高,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明显,是盈利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朱俊生表示,目前大型险企在业绩表现上逐渐与中小险企拉开距离,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马太效应明显。
从寿险行业来看,去年有三成寿险公司亏损,有12家险企近3年连续亏损,包括国联人寿、中法人寿等。
从财险行业来看,据统计,一季度共有39家财险公司亏损,也就是说,近半数的财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随着财险公司车险竞争加剧,部分财险公司的亏损态势或将持续。
在股权监管越发严格的大背景之下,盈利能力不足、深陷亏损的个别中小险企股东选择离场,险企股权频频出现在交易市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穿透式监管发力 市场趋于理性
“基于不同市场时期股东战略的考虑,股东变动是正常的。”朱俊生认为,“2018年最大的变化是《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出台,要求比较严格,对一些公司影响较大,不少公司股权变化都是因为新政不得不作出调整。”
2018年3月初,原保监会颁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在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1/3的同时,严格要求股东资格和资金,并对股东自有资金增加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此外,原保监会还加大监管力度,先后果断处置了多家公司的违规股权问题。
近年,“穿透式”监管正在重塑金融行业新格局。“穿透式”监管,即监管者发现金融活动背后市场参与者的真实身份,识别隐藏在复杂金融产品形式化外衣下的实质性交易,从而借助各类有效的监管手段对复杂金融交易关系进行深度调整。
6月11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发布公告显示,中国信达拟出清所持全部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共计51.66亿股。中国信达表示,此次转让是其围绕“突出主业”做出的战略选择。实际上,近年来,包括中国信达在内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皆是如此,开始回归主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郑志刚表示,这是一个正常的重新配置资源的市场化行为,股权有增持、有减持,也有转让。通过这个事件也可以看到,保险经营公司面临很多挑战,企业在选择和持有保险公司股权上要更加理性。